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开封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解读

2021-03-11 来源: 办公室
打印

一、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1.实施市县(区)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实验室装备,提升检测检验技术能力。推动市疾控中心迁建以及示范区、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禹王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

2.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年底前疾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7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8%。

3.县(区)疾控机构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机制,落实 “两个允许”政策,足额发放卫生防疫津贴,将疾控机构建设、专项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提升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各级卫健部门要确定独立的应急管理部门,各级医疗机构要明确承担应急管理职能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

(三)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1家市属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每个县(区)依托1所公立综合医院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具备条件的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都要规范设置感染性疾病救治门诊。

(四)持续健全卫生综合监督管理机构

推进市卫生计生监督局规范化标杆单位创建工作,强化配套经费保障,提升综合监管水平。推进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重点任务和评审办法的通知要求》(豫卫监督〔2020〕4号),查找卫生监督机构创建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创建工作

、实施健康开封行动

1.健全完善健康开封行动监测和考核细则,要针对18个专项行动,结合77个考核指标,组织开展年度监测和考核工作,推动健康开封行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全面推行“两建三融四行动”工作格局(即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健康知识传播体系,将健康促进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创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健康促进“321”行动、“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行动、健康素养监测行动)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爱国卫生“一科普六行动”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启动无烟环境创建,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进家庭。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抓好“厕所革命”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

、持续深化推进医改

1.全面提升医共体建设质量

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和医共体内人财物统管在县域全面落实见效建立健全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所有医共体建设年内达到国家评判标准,杞县、尉氏县等试点县建设成效监测指标达到优良标准。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2.持续加强药品服务监管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综合(含中医)医院、三级综合(含中医)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分别不低于75%、55%、35%,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不低于70%、50%、30%。专科医院两项指标占比比照同级别综合医院下调10个百分点。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加快重大卫生项目建设进度

7月底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中医药制剂楼竣工,年底前市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竣工,市传染病医院医疗综合楼主体结构竣工,同时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市第二中医院西扩项目、市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进展,进一步扩充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

2.着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做好1个国家级、4个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任务,不断提升科研、诊疗和服务能力。抢抓郑开同城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推动市级十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开封,不断提升我市医疗卫生辐射力、影响力。

3.加快公立医院提质升级

市中心医院力争通过“三甲”复审,市妇产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创建“二甲”医院

4.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尉氏县人民医院力争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杞县中医院、尉氏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二甲”医院创建,所有县级综合医院完成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做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进3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占比达到80%20%左右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车辆(缺各县区具体数量)。新建设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消除城区空白点,构建“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完成1238个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占比达到70%以上,切实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

5.切实完善急救体系建设

规范县乡两级急救网络建设,年内完成县域急救站点设置26个,扩大院前急救网络覆盖面。

、持续做强中医事业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中医内分泌、肝病、骨伤、老年病等国家和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脑病科、颈肩腰腿痛、中风、康复、肝胆脾胃等中医药特色突出的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或特色专科建设。实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标准化设置,中医医院全部开设康复科,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达到85%,推动中医馆提质升级,组织创建示范中医馆活动。

2.加强中医市校合作

推进中医领域与河南大学合作,实施“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重点实验室”基础改造工作,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3~5人;开展中药特色制剂深入挖掘及推广应用,联合攻关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力争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

、提高人口发展能力

1.积极推进老龄健康工作

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老年病床位设置,加快推进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建设。

2.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继续开展妇女“两癌”筛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免费产前诊断,确保免费“两癌”筛查4.97万人以上、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达到55%以上、新生儿“两病”和听力筛查率达到90%以上在现有基础上再建设2个县级标准化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

、以发展动力为源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医学人才培养项目

认真做好“51515”卫生人才工程,力争全年引进培养博士20名,全日制硕士100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引进本科生200名,培养培训名医、业务骨干、基层优秀人才及乡村医生1000名。

2.优化卫生人才管理机制

推动“县招乡用”,各县区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工作,其中医学类人员要占90%以上。落实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聘工作,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基层执业医师,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提升基层高层次卫生人才比例。加强乡村一体化管理,对具备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择优实行“乡聘村用”,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

3.切实做好卫生人才培训

培训学科带头人和重点专科负责人30名。开展新一轮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完成331名住院(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110名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对50名乡村医生开展专业技能或执业资格培训,完成3000名基层医务人员轮训(缺任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