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2009-03-31 来源:
打印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 (赵雷)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