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这七种药物引发血糖升高,服药同时一定记得监测血糖

2020-12-04 来源: 药政科
打印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药物升高血糖的潜在不良反应通常会被胰岛素代偿性的分泌增加抵消,血糖仍可维持在正常水平。但特殊体质的人(高龄、肥胖、糖尿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由于糖耐量损害,就有可能引发“药源性糖尿病”。下面就来了解下这些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

1、特点

起病较快,病情较轻,多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不升高, 尤以午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停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缓解或消失;酮症酸中毒罕见;对胰岛素治疗反应不一,部分患者有拮抗现象,需要胰岛素剂量较大。

2、机制

主要导致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糖利用减少,诱发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

3、治疗

出现高血糖时,应优先选择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加用胰岛素治疗。

二、噻嗪类利尿剂

1、特点

可使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难以控制。

2、机制

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诱发高血糖可能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有研究表明噻嗪类药物治疗12周,血胰岛素水平上升,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

3、治疗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血糖异常,可先饮食控制加上体育锻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若血糖升高明显,要及时选择药物治疗,换用对血糖影响较小的利尿剂。

三、抗精神病类药物

1、主要药物

最易诱发糖尿病的药物是氯氮平和奥氮平,其次是喹硫平和吩噻嗪类(如氯丙嗪)[3];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则不易诱发糖尿病。

2、特点

诱发糖尿病通常发生在药物开始治疗的6个月内。

3、机制

药物诱导体重增加;通过拮抗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抑制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药物诱发胰岛素抵抗;通过阻断毒蕈碱M3受体活性抑制胆碱能神经诱导的胰岛素分泌。

4、治疗

原则与2型糖尿病相同:首先是控制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当饮食、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用药物干预治疗;也可考虑选择换用利培酮等对血糖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精神病。

四、免疫抑制剂

1、药物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

2、机制

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有关,而且高血糖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剂量越大, 发生高血糖可能性越大。

3、治疗

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2型糖尿病相同,但应避免使用损害移植器官的口服降糖药物。

五、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时可能会促使储存在肝脏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然而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时,其对血糖造成的波动会相应变小。

六、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能增加葡萄糖的吸收率,对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报道,患糖尿病的黏液性水肿患者,用甲状腺素治疗可使病情恶化。

七、其他诱发高血糖的药物

其他诱发高血糖的药物包括:喷他脒,苯妥英 钠,锂剂,左旋多巴,异烟肼,乙酰唑胺,利福平,恩 卡胺,茶碱,二羟丙茶碱(喘定),吗啡,吲哚美辛,氯氮革,多沙普仑,阿莫沙平,胺碘酮,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奥曲肽,降钙素等。

药源性高血糖的防治:

有些药物能诱发易感个体发生高血糖症,应用前述药物时要经常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便及时发现高血糖症。在必须应用某些易致高血糖症药物时,根据药物引起高血糖的作用机制,合理选择降糖药,以预防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应用前述药物要警惕病情恶化。一旦诊断为药源性高血糖症,应予以对症治疗。